不惟山河集团,越来越多的“建筑鄂军”开始走出湖北,走外拓发展的路子,向着“蓝海”进发。
的确,建筑业要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型,从劳动密集型转向高科技密集型、知识密集型,从低效益转向高效益……转型升级是突破经济发展瓶颈的最佳手段,而“走出去”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。
去年我省建筑业总产值3409亿元中,约有三分之一“淘”自省外、境外,建筑企业在“走出去”的过程中,锻炼了队伍,强健了“体魄”,实现了全新跨越。
“建筑企业只有走出去才有更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。”省住建厅厅长李德炳说,“企业家应牢固树立‘走出去’和‘眼睛向外’的经营理念。走出去,路不会一帆风顺,但肯定会越走越宽。”
漂洋过海:“建筑鄂军”挺进60个国家市场
省商务厅传来喜讯,今年一季度,我省建筑企业“走出去”播下一片春色,完成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7.3亿美元,同比增长53.1%;新签合同额28.1亿美元,同比增长10.6%,带动劳务输出4049人次,同比增长34.3%。其中,大企业大项目令人眼前一亮,葛洲坝集团与菲律宾业主签订的阿格斯水泥站项目,合同金额达4.6亿美元。
葛洲坝集团国际业务近年发展迅速,是我省建筑业走出去的“领头羊”,目前在建国际工程项目40多个,合同金额超过87亿美元,分布在15个国家。
该集团公司战略投资部副主任汤飞说:“老外打进来,我们就打到他们老家去。将来谁在国际市场上做得好,谁就是老大,只守在中国市场就憋死了。”在走出去的战略中,葛洲坝已从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全面进入铁路、公路、桥梁、码头、机场等领域,成为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主力军。
中交第二航务局加紧“海外市场”扩张脚步,近期先后承建了马来西亚槟城二桥、巴基斯坦卡拉奇国际集装箱码头及堆场工程、越南胡志明市和记黄埔集装箱码头、沙特港口工程等项目。中交二航局公司副总经理肖继生说,目前,海外项目产值占到公司总产值的10%左右,利润贡献率近25%。
跃上全球经济舞台,地处内陆的“湖北兵团”长袖善舞,挥洒自如,颇有几分“惟楚有才,于斯惟盛”的气概。除传统的亚非、中东市场外,还成功进入欧洲、大洋洲市场。中冶南方、中铁大桥局去年分别承接俄罗斯MMK钢厂的设备供货安装项目和澳大利亚的住房工程项目。
去年,湖北建筑企业承揽项目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,完成建筑业产值23亿美元,创历史最高水平。
南征北战:950亿元施工产值外埠“淘”来
如果说,拓展海外市场是建筑鄂军的一记强劲勾拳,那么,省外揽活就是它拍出的凌厉一掌。
据介绍,2009年,全省共有1200多家企业出省承接工程,占全省建筑企业总数的17.3%,同比增长35.8%。18万建筑大军“南征北战”,施工范围遍及全国除台湾以外的所有省、市、自治区,完成施工产值950亿元,外向度在全国排第5位。
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副局长张晓曦说,我省已经成为施工产值净流入省。去年我省建筑企业在外埠完成施工产值950亿元,高于外埠企业在湖北完成的施工产值870亿元。
上海、北京、新疆、黑龙江是我省建筑业的4大规模市场。我省建筑企业去年在巩固扩大现有规模市场的基础上,顺应国家西部大开发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、环渤海经济区建设等战略的深入实施,抽调精兵强将,到新兴市场抢占滩头,选准市场切入点,先涉足,后立足,由点到面扩张规模。
山河集团千里挺进新疆、天津、海南等建筑市场,粗具规模,湖北卓越集团开辟西安市场取得重大突破,新八集团经营版图拓展到全国10多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武汉建工外埠合同额占总额的66%。
对外扩张的同时,我省一批优势企业突破单一经营方式,延伸和壮大产业链,向工程总承包、工程项目管理、房地产开发、建筑物流、建筑材料、建筑要素市场等领域拓展,形成新型产业集群。
化蛹为蝶:百万建筑鄂军实现质的蜕变
在我省支柱产业中,建筑业承载着双重使命。一方面它作为重要的经济引擎,另一方面它为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提供了绿色通道。一支拥有215万人的“建筑鄂军”,凭借自身的强劲竞争力,扬名海外,征战南北,打造了一座座标志性工程,树起了一个个质量的丰碑。
10年前在北京的建筑市场上,提起湖北人,人们普遍印象还只是“干粗活、没实力”。而今,“建筑鄂军”已经成为北京建筑劳务市场的一大品牌。不仅在北京,在全国许多省市,一把瓦刀闯天下的湖北建筑大军,都成功实现了从“劳力”向“智力”的华丽转身,打造出一张张靓丽的金字招牌。
作为全国劳务输出大省和全国“建筑之乡”之一,我省近年来加快了劳务基地的建设,已建成10多个对外“建筑劳务基地”,其中孝感、新洲、黄冈等地劳务经济逐渐呈现规模和品牌效应。武汉市新洲区还被中国建筑业协会授予“中国建筑之乡”称号。
孝感市建委主任王建华说,“孝感建筑”目前施工范围以北京、东北三省为轴心、辐射全国30多个省市区的近百个大中城市,常年在外施工企业达70多家,每年在省外完成建安产值47亿元。
新洲区12万建筑兵团,满世界掘金;团风县4.8万泥瓦匠全国盖房子。
咚,咚,咚,建筑鄂军“走出去”的脚步越来越铿锵有力。